圖解陜西八大怪剪紙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痹陉兾鬟@塊黃土地上,由于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陜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陜西八大怪“
陜西八大怪剪紙藝術
一、面條像腰帶
“扯面寬得像褲帶”。扯面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松松的。
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搟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后,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饑。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里,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閱讀相關
1、《木偶戲動態:一個木偶劇團的百年記憶》:“鏘鏘——鏘——令——鏘!”一陣響亮的鑼鼓開場后,吹號的、彈琴的、拉二胡的緊跟其上,一時間戲場子上熱鬧非凡,主要角色登臺…閱讀全文
2、《中國民間藝術的門文化介紹》: 很小的時候,住在北京的城里,看著自家院里平房的木格窗子被拆下來扔掉,換上新式的門窗,心里是那么的喜悅。。。。。!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