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剪紙介紹賞析
門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稱“桃版”。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用來辟邪。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這個傳說,除《山海經》記載外,漢代諸書皆有記載。
民間藝術剪紙文化 送窮花——吉獸進寶 19×16cm 傳世紋樣
后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然而,真正有史書記載的門神,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短衣大褲長劍的古勇士成慶的畫像辟邪。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廣泛取代。
秦瓊又名秦叔寶,山東歷城人,人稱:賽專諸,似孟嘗,神拳太保,雙锏大將。锏打山東六府,馬踏黃河兩岸。尉遲恭又名尉遲敬德,武藝高強,日占三城,夜奪八寨,功累封鄂國公。秦、尉遲二將幫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為開國元勛,為什么會充當民間的門神呢?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記: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崗、掃竇建德、鎮杜伏威等起義軍,其間殺人無數。登基后,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常見妖魔鬼怪在寢殿內外拋磚扔瓦,使前后殿宇、36宮72院俱無寧靜,李世民懼之,告訴群臣,然宮內殿外上下都全然不知,僅唐太宗李世民一君有感而日夜恐懼。月余后,太宗終受不住惡鬼的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眾將提出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于宮門兩旁。是夜,果然無事,太宗和朝廷上下文武官員齊聲喝彩。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制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锏,懸掛于宮門兩旁。此后邪崇全消。后世沿襲此法,遂將二將永做門神而使他們在民間得以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強、貧富皆愛的門神,至今長盛不衰。
閱讀相關
1、《木偶戲、傀儡戲介紹》:中國木偶藝術,古稱傀儡戲,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而臨高木偶戲就是中國木偶藝術…閱讀全文
2、《民間動物剪紙作品欣賞》:民間剪紙中,經常被運用的動物形象,有龍、鳳、虎、獅、麒麟、鹿、牛、馬、豬、羊、驢、駱駝、雞、狗、貓、兔、猴、蛇、魚、蛙、…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