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面塑藝術簡介
菏澤面塑(曹州面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菏澤面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當地民間文化的代表,深受人們的喜愛。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在19世紀中期已傳遍大江南北,20世紀早期也傳到國外。菏澤古稱曹州,位于黃河流域,過去常因黃河決口,天災人禍幾乎不斷。人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保平安,用面粉捏成豬、羊代替宰殺的動物敬天地、祭神靈。在傳承中人們提取蔬菜汁加入面團,有了五顏六色面團,人們相互捏塑玩品,就有了花鳥、小人等,就形成了最初的曹州面人。發展到今天,捏塑種類也更加豐富多彩,有了花鳥魚蟲類、卡通生肖類、傳統人物類、現代人物及人物塑真類等,也突出一些菏澤面人代表人物,李俊興、李芳清、穆緒建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菏澤面塑(曹州面人)欣賞
閱讀相關
1、《民間龍圖騰剪紙圖片欣賞》:在中華民族中影響深廣的虎、龍(蛇)、魚、石、鳳、蛙等形象,都具有圖騰或圖騰演化的性質。這里選的數幅剪紙,是甘肅境內流傳最…閱讀全文
2、《鳳凰戲牡丹剪紙作品欣賞》:種族繁衍生殖崇拜的觀念在傳統剪紙中,是一種閃爍著圣潔靈光的觀念。這種隱語性剪紙非常多。表現形式大約可分為五類:一類是借用…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