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民間剪紙作品欣賞
安徽阜陽民間剪紙圖案:
我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其發源地在中原地區。阜陽剪紙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并以傳統多樣的題材,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享有盛譽。安徽阜陽很早即有剪紙出現和應用。民間剪紙較早地形成了行業性的藝人隊伍,以其藝術商業的雛形狀態替代了民眾普遍的審美創造。
安徽省阜陽地區的剪紙,應用范圍很廣。從現存資料看,阜陽博物館收藏的“蘭橋會”、“牧笛”、“祭塔”等,都是清代的阜陽剪紙,作鞋花、襪底花之用。作品構圖簡潔、形象生動,剪口清晰,想象豐富。一種是在喜慶節日用紅紙剪作裝飾的,如窗花、門箋、燈花、喜花等,內容多系象征吉祥與喜悅、或隱喻;另一種是作為鞋巾冒、圍嘴、兜肚等兒童服飾上的刺繡底樣,取材一般為花卉、鳥、蟲等。阜陽剪紙善于運用粗細線組合,陰陽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國北方剪紙的粗壯渾厚和南方剪紙纖巧秀麗的風格,形成了剛柔兼備、節奏和諧、樸實優美的地方特色。
阜陽剪紙的大部分作者都是土生土長,他們以自己的作品來表達生活情趣,美化周圍環境.
逢年過節,婚喪喜事,祝壽送禮,人們習慣用剪紙裝飾物品。婦女們在鞋幫、衣帽、枕套、手帕、圍裙上繡的花樣,也歡喜用剪紙作底稿。樸素的審美觀,形成了藝人剪紙風格和作品內容。
阜陽剪紙,以傳統多樣的題材、豐滿嚴謹的構圖、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純樸的藝術特色而享有盛譽。1978年以來,阜陽剪紙繼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東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搬上了銀幕。
阜陽剪紙多以吉祥喜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年年有魚(余)等民間題材為主。情趣豐富,裝飾味重,兼有南北剪紙的藝術特色,即粗獷之中蘊纖巧,質樸之中見秀麗,剛柔兼備,情趣醇和。其作品有單色、填色和染色等。
閱讀相關
1、《河北蔚縣剪紙作品賞析》:蔚縣剪紙圖片欣賞 蔚縣剪紙是河北省具有獨特風格的民間美術。它用手工刻制,再點染以明快絢麗的色彩。相傳已有兩百年歷史。以窗花…閱讀全文
2、《皮影藝術作品欣賞》: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閱讀全文